制氢装置通过特定技术将含氢原料(如水、天然气、生物质等)转化为纯氢气的设备或系统,是氢能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广泛应用于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制氢装置氧中氢含量过高(即氧气侧检测到氢气浓度超标)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需从技术原理、设备状态、操作流程等多维度排查原因并针对性解决。
一、 问题原因分析
1、 电解槽故障
膜片破损:质子交换膜(PEM)或碱性电解槽隔膜老化/破损,导致氢氧胡窜。
电极腐蚀:电极材料劣化引发析氢反应失控。
密封失效:电解槽密封圈老化,氢气泄露至氧气侧。
2、 气体分离系统异常
分离器液位失控(如水电解中KOH溶液液位失衡)。
气体冷却器效率不足,导致冷凝不充分。
3、 控制系统或传感器误差
氢气传感器漂移或校准失效,误判氢气浓度。
压力调节阀故障,氢氧两侧压差失衡(正常应保持氧气侧压力略高于氢气侧)。
4、 操作参数异常
电流密度过高,超出电解槽设计负荷。
温度控制偏差(如高温加速膜片老化)。
补水/循环系统流量异常。
二、 紧急处理措施
1、 立即停机:切断电解电源,隔离故障单元,避免风险扩大。
2、 惰性气体吹扫:向氧气侧通入氮气或氩气,稀释氢气浓度至安全范围(<0.1%)。
3、 泄漏检测:使用便携式氢气检测仪定位泄漏点(重点检查管道焊缝、阀门、密封接口)。
4、 排放泄压:通过安全阀或排空管道释放混合气体(需符合环保要求)。
三、 长期解决方案
1、 硬件修复与优化
更换关键组件:更换破损的质子交换膜或碱性隔膜(建议选择耐高温、抗腐蚀的增强型膜材料)。省级密封圈材质(如氟橡胶或全氟醚橡胶)。
优化气体分离系统:增设高效气液分离器或吸附塔(如分子筛除湿)。检查冷却器换热效率,清理结垢或更换冷却介质。
2、 控制策略调整
压力平衡控制:确保氧气侧压力高于氢气侧(压差建议为0.05~0.1 MPa)。
电流密度限制:根据电解槽规格调整电流,避免超负荷运行(参考IEC 62282-2标准)。
温度控制:增设多点温度传感器,确保电解槽温度稳定在50~80℃(视电解类型而定)。
3、 检定与维护
定期校准传感器:每季度校验氢浓度传感器,对比红外检测仪与电化学传感器数据。
预防性维护:每6个月检查膜片完整性和电极腐蚀情况。清理电解液循环管道,避免杂质堵塞。
安全升级联锁系统:设置氢浓度超标自动停机联锁。增加冗余氢气探测器(双通道或三取二逻辑)。
若问题反复出现或无法定位根源,建议联系厂家进行专业诊断。亿科过程控制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在20多年控制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研发出国内领先的气氛控制模块、 过程工艺控制系统和环境气体发生器相关产品,为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化学化工、材料、核工业、军工业等领域提供高精度气氛环境和智能工艺控制的理想技术解决方案,研发和生产的实验室高精度、高稳定性的重整制氢系统,为客户提供现场实验环境,可快速响应客户非标定制需求。
Copyright © 2023-2025 亿科过程控制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